Friday, April 27, 2007

白米和盐

白米


偶读李家同的文章《锁》,颇有感动。

文中述说朋友老蒋,把家里的白米锁在厨房的柜子里,每次煮饭都必须大费周章地开锁。一问之下,原来老蒋的儿子有一次参加了和平团体,到高棉(今日之柬埔寨)去服务当地的穷人。有一天,年轻人送了一袋米给一位可怜的寡妇,这位寡妇家里极简陋,除了一张床,便什么也没有了。寡妇拿到一袋米非常高兴,小心翼翼地将它藏在床底下。年轻人于是又问她,还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寡妇迟疑了半天,终于很腼腆地开口要了一把锁,因为她家里已经有了值钱的东西。

老蒋家里不穷,收藏的珍宝无数,但是却因为儿子的经历,了解到对穷人来说,米是最珍贵的东西。因此决定把白米锁进橱柜里,希望教育子孙要懂得惜福,并且体恤穷人的苦。

读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不久前读过的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贫穷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聪明又孝顺,是村里人人称赞的好青年。可是,这么好的年轻人却突然发生意外死去了。

寡妇有个阔气的姐妹淘知道了,决定去探望她。这位贵妇人在见到朋友之前,心里悄悄设想了朋友的种种状况,并且预先想好安慰的话。没想到,当她进入朋友简陋的房子里时,竟然看见丧子的寡妇正在一口一口地喝着一个破锅子里的稀稀的粥水。贵妇人非常生气,对她可怜的朋友大喊:“儿子死了不到半天,竟然有心情喝粥水,你真是个狠心的母亲啊!”

寡妇这时目光茫然地抬起头对朋友说:“我早上在这粥里放了一把盐,今天不喝完会坏掉的。”说完,她低下头继续喝水,再也不理朋友了。

自讨没趣的贵妇人离开了寡妇家,心里还是非常不平。想起去年夏天死了女儿,自己就伤心得取消了到别墅度假的计划,只是随便在原本居住的城里找个地方休养而已……

最近,为了消费税上调到7%的事,许多人建议政府考虑豁免生活必需品消费税,来降低税制对低收入家庭的冲击。但是,部长们都一致认为豁免生活必需品消费税并不是最好的方案,因为低收入家庭在这方面的花费远远比不上高收入家庭。如果豁免了,不但对低收入家庭帮助不大,还使政府因此蒙受不少的损失。

我没有经济学基础,要算清这盘账有点难。但是富人的帐跟穷人的帐应该有很不同的算法,作为体恤老百姓的政府,也许可以在决策时赋予更加灵活又有人情味的考量。毕竟,对穷人来说,白米和盐都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

原文刊于4月27日《我报》


后续:

这篇文字写了相当久,原以为已经过时,却没想到今天登出来了。

如今,消费税上调至7%早成定案,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虽然帮助不大,却聊胜于无。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应该是长官加薪的事。这件事引起很大的回应,讨论点不是长官们值不值得这个价码,而是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伟大”的事业必须要与市场价值挂钩才算合理。对于一般人民来说,从政是一种怀有野心的理想,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操。它的成就与满足感绝对无法以金钱来衡量,显然,在这一点的思考上,即使支付长官们再加倍的“市场价码”也还是微不足道的。

过去,不管是消费税的制定、建综合娱乐城的计划、消费税上调,甚至是行情好和坏等,我们似乎一直处于一种长官说了算的局面。无疑在国家的发展上,长官们的确是很有远见的,我们看看今天国家的成就,就不能不归功于长官们的真知灼见和先见之明。但是对于行情好坏,我觉得人民才是真正的社会探热针,人民才真正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不是真的过得越来越好。

可惜,在自我价值衡量当中,长官们除了一再强调自己的伟大与牺牲,强调行情转好所以没有必要委屈有才能的领导人之外,似乎就没有想到才在不久之前,人民在长官的教诲下接受了许多委屈自己的政策。

许多人努力地说服自己接受长官的教诲,要跟上时代、要改变自我价值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许多失业者因为长官们的教诲,放下了身段,接受比以前更低的薪金,接受职位更低的工作。当中有许多人,并不是毫无经验学识的文盲,也不是年迈得无法再作出贡献的垂暮老人。却因为长官们说他们的知识过时了,要转换跑道来适应国家的发展;为了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要制订减轻企业负担的工资结构,所以这些人;其实不是一些,是很多;很多的人,因为无权制定自己的价值,便无可奈何地让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贬值。他们的价值并没有因为“行情变好”而回升。

面对这许多为国家发展而接受自我贬值的人民,长官们是不是还能理直气壮的坚持自己的价值高人一等呢?对许多人来说,百万的年薪已经足以过得毫无欠缺。所以,我们真的不明白何以长官们还深觉委屈。从政的满足感难道只能是来自金钱,而不是来自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支持吗?

我们的长官事实上收入并不清寒,所以不能说服人民的不是为什么你们比我们更有价值?而是为什么你们总是认为自己牺牲很多?好的领导人才不应该只看得见自己的金钱价值,好的长官也不应该认为成就是自己独自缔造的。人民的贡献与牺牲也要懂得珍惜。

Thursday, April 26, 2007

The Barber in New York


There once was a very good old barber in New York.

One day a florist goes to him for a haircut. After the cut, he goes to pay the barber and the barber replies: "I am sorry. I cannot accept money from you. I am doing community service."The Florist is happy and leaves the shop. The next morning when the barber goes to open his shop, there is a thank you card and a dozen roses waiting at his door.

A policeman goes for a haircut and he also goes to pay the barber after the cut.But the barber replies: "I am sorry. I cannot accept money from you. I am doing community service." The cop is happy and leaves the shop. The next morning the barber goes to open his shop, there is a thank you card and a dozen donuts waiting at his door.

A Singaporean software engineer goes for a haircut and he also goes to pay the barber after the cut. But the barber replies: "I am sorry. I cannot accept money from you. I am doing community service."The Singaporean software engineer is happy and leaves. The next morning when the barber goes to open his shop, guess what he finds there............Can you guess?

Come on, think like a Singaporean....

have you got the answer ...................

come on .......................

guess

guess

guess.....................................................

a dozen Singaporeans waiting for a free haircut!

Monday, April 23, 2007

不要小看了一堂课

不只是一堂课



念三年级的小女儿抱怨老师上科学课时都在教英文,没有教科学。我不明白。儿子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妹妹解释,原来她的英文和科学是给同一个老师教,老师如果觉得有需要,就会利用科学课的时段来教英文。我听了忍不住抱怨,现在的老师就是这样,低年级的时候都不重视科学,到了五六年级才来怪学生学不好。

老公本来专心开车,听了我说的话马上反驳,不是不重视,是因为那个老师的专长是教英文,对于教科学不是很在行,只好避重就轻。他于是说起自己求学时代的遗憾。他小学时代的音乐老师其实是个华文教师,由于不太会教音乐,所以每次上音乐课就用来教华文。到了考试前两个星期,为了交差,老师就硬着头皮教大家唱一首歌,只要会唱的人就可以及格。他跟了这位老师两年,就只上过几堂音乐课,学过一首歌。我的遭遇当然比他幸运得多,我小学和中学的音乐老师都是学声乐的,而我求学时代最期待的就是一星期只有一次的音乐课。因为喜欢,所以总是很认真卖力地学唱歌,并且到现在也还是很享受音乐带给我的快乐。

不久之前跟一个三年级的小女生聊天,我问她在学校里最喜欢什么科目。对于现在的小孩,我自然不会寄望她说喜欢华文。但意外的是她也没有说喜欢英文,她喜欢的科目是科学。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科学老师上课时会做很多有趣的实验。

其实,今天有许多教育家努力地探讨如何发掘孩子潜能的课题,有许多颇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去上潜能开发的相关课程。但是却没有人关注孩子们的潜能在学校教育里,是如何被一些不完善的教学或师资安排所埋没的。

那个小女生喜欢科学,只是因为科学老师给他们做很多小实验,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却可能因而造就了一个未来的科研人才。我的华文老师因为自己对华文的热爱而影响了我,使我今日依然热爱自己的母语和文化,并且希望可以继承老师文化播种的重任。当然我很幸运,求学时代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也都是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士。今天,我虽然不是音乐家,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可是这些艺术创意元素对我的生命影响极大,老师们的热诚教会我一生懂得赞美艺术。说到底,只因为我的启蒙老师非常重视它们所上的每一堂课。

诚然,政府这些年非常鼓励国人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欣赏水平,鼓励创意,鼓励探索精神。殊不知不完善的师资安排,可能已经扼杀掉许多未来的天才。我认为教育部真的应该好好地探讨并且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原文刊4月19日《我报

Tuesday, April 17, 2007

文化,是独特的个人体验

独特体验创新文化


在南艺上业余设计课,内容一直以实践为主,但老师有时也会讲解一点简单的设计理论。那天,老师聚集大家,突然说起了“文化”的事。


他说,每当提起文化,大家马上会联想到舞蹈、戏曲、绘画、音乐之类的艺术或传统,但文化其实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熏陶、被教导、被培养出来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它是每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生命探索过程中留下的记忆和痕迹。他认为这些东西在不经意之中养育着每一个创作者的心灵,进而从创作中反映出来。


我眼睛一亮,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这样的方式解读文化。


我立刻联想到我们的“新加坡文化”。像我们这样一个“rojak”一样的社会,无论是种族、宗教、语言、甚至是风俗传统,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很多东西都是新不新,旧不旧,中不中,西不西。在这情形下,还真的很难予以新加坡文化一个定位。所以每当遇到庆典,大家就想方设法来个“文化大杂烩”,却始终难以突破“僵局”。


最近听说有部描写“海龙王”的动画制作出炉,正反映出我们的动画创作还停留在“文化抄袭”的阶段。我认为,与其继续挖掘这些“现有”的传统进行“再”创作,还不如发掘出真正属于“新加坡”的独特体验。那么,我们也许就会在“本土文化”的发展上有所突破了。


老师向来热爱并且热衷研究土生华人文化,他就以此举例,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当时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的人,因通婚而让彼此的习惯和传统在生活中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这些人又因当时的环境政治因素,深受英国文化影响,慢慢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然后经好几代人的传承,才发展成我们今天认识的“土生华人文化”。尽管,因为现代社会的变迁,这种文化已经不如昔日光辉灿烂,但却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品味。


所以老师说,他在课堂上传承给我们创造的技术,希望我们借由对技术的掌握,进而能够毫无拘束地呈现我们平时“收集”而来的“生活印象”。他很希望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创作工厂”里,发展出“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过,那绝对需要时间。


虽然个人的创作风格无法等同文化,但是我同意老师所说的,文化要经过时间熏陶和人们的传播。个人的体验也许只是属于自己的,但在机缘之下,它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社群的品味,进而形成文化。


原文4月11日刊于《我报》


后续:

其实,我前后跟老师讨论过好几次的文化课题。稿件刊登后的第二天见到老师,他并不是很同意我用“文化抄袭”来形容关于海龙王的本地动画片。他说,假如那个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熏陶之下成长,你不能说海龙王不是他的文化的一部分。况且,我们都是华人,这神话传说也是我们的文化根源的一部分。


我其实并不是反对“抄袭”。因为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但是我觉得动画发展至今已经相当发达,新加坡不是一个资讯封闭的国家,我们能够很轻易地取得各地的动画发展的讯息及了解它的发展趋势。说到风格与内蕴,绘画技巧是一种,内容的呈现也是一种。“海龙王”毕竟不会让人联想到新加坡,“十二生肖”也是,“八仙过海”也是,他们都是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文化,就应该找自己的路,画自己的故事。


到目前为止,也许只有梁志强的电影比较有新加坡特色,虽然拍摄技巧还有待改进,故事内容也过于偏执,有些内容甚至夸张煽情。我尤其不喜欢电影里所呈现的新加坡人面貌,它几乎只有一种形态,容易让人以为所有的新加坡人都是影片中的那一类——说话粗俗、满口粗话、满脑子金钱主意、怕输到极点、自私到极点、又白痴到极点。但是,无可否认的,它的确是很本土化的东西,不管语言、还是感受,都是属于我们新加坡人的独特体验。

Saturday, April 14, 2007

《血钻石》效应的再反思







闪烁的钻石,这几年一直是亚洲人的最爱。自从不知是哪个广告人的创意,硬是编了这么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存”的钻石口号之后,钻石似乎成了每个亚洲妇女寄托她“地久天长”爱情的最佳选择。不过事实上,钻石之所以得宠,也并不是浪得虚名的。在灯光的配合演绎下,钻石所发出的夺目光芒,确实会令人无法不对它心动。


可是最近因为一部电影《血钻石》的震撼,使到今年的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也失去了往年的璀璨光芒。不管是自愿还是有碍于情面,好莱坞影星们今年都“不约而同”地对钻石“望而止步”。


我还没有机会欣赏《血钻石》这部影片,即使对内容略有所闻,也无法深切体会剧中情节的耸动与煽情。只是,突然看见好莱坞影星们突然觉悟,人人都煞有介事地让自己返璞归真,我却无法生出多少感动与共鸣。


除非人类可以真正做到回归自然简朴,否则像《血钻石》影片里的惨烈情景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不要忘记,除了钻石,还有珍珠、皮草、各类宝石,水晶、玉石黄金、白银……试问有哪一样城市人用来装扮自己皮相的饰物,不是沾着其他生命的牺牲而来的呢?


曾经在国家地理频道观赏过一部关于采集硫磺矿的纪录片。那些采矿工人为了生活,必须在高温、散布着恶臭和毒素的环境里工作。我不太记得影片里这些硫磺矿开采之后要用来做什么,只依稀知道其价值似乎不菲。但是,当矿工们把采好的矿石搬下山后,买卖却是以斤两论秤的,他们的所得因此微乎其微。


由于硫磺有毒又散发着恶臭,矿工们往往在辛苦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却连一口饭也难以下咽。工作既辛苦又考体力,采矿一定要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这些年轻强壮的生命却在不出几年间,个个健康耗损殆尽。矿工一般寿命都比较短,这点连他们自己都知道。但如果还有市场需求,他们就不会放弃这样的工作。毕竟,这份工作跟别的相比,收入还是相对来得高一些。


对这些矿工来说,每一趟上山都不知道谁会倒下,唯有尽可能地互相照应,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


我并不置疑好莱坞影星们的真诚与同情心,毕竟他们一向非常自律,而且从来不会忘记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与影响力,不管是捍卫自由、捍卫人权、捍卫地球的未来,他们从来都毫不迟疑地将之视为己任,不遗余力地带头喊号。但我却很怀疑,《血钻石》效应到底能持续多久?如果人类没有认真的自我反省,即使钻石的光芒消失了,也会很快地被其它物品所取代,充其量,这也不过是一种正常的潮流交替而已。


所以说到底,《血钻石》只能唤起某一部分富人的觉醒,却无法改变许多穷人的命运。


原文刊于2月8日《我报》


后续:


前两天,我收到朋友电邮过来的一辑短片,那是一辑反对购买皮草和虐待动物的短片。片中拍摄到有人大量捕捉流浪猫和狗,然后把它们的皮毛剥下,制成皮草制品。

影片中,那些猫和狗被塞在非常拥挤的铁丝笼里,在运送过程中被人一笼一笼地从高处抛下,受尽折磨,有些还因此摔断了腿,却还有人不肯善罢甘休,时不时又踢上一脚,人类的残酷冷血显露无疑。

只不过为了装饰我们自己的皮囊,竟然蔑视其他生命的尊严。

这部片子使我想起不久前发表过关于电影《血钻石》的稿子。我不怀疑人类偶尔表达的善心,但是《血钻石》的反思,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呢?人类的所作所为,有时真令人怀疑,我们真的是“高等动物”吗?也许把“高等”两个字去掉,我们也还不够资格在生物界里排名吧。
平时观赏动物世界,至少动物凶残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弱小,不然就是为了繁衍后代,又或者是为了生存。但是我们残杀生命,却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Monday, April 9, 2007

他们的快乐很简单


他们的快乐

很简单





我住的社区内有好几间房子被大公司承租作外籍员工宿舍。这些外籍人士有单身,也有携家带眷在这里生活的,所以宿舍里也能看见妇女与小孩的身影。偶尔还会看见一家几口外出归来的和乐景象。


也许我们比较幸运,住在社区内的外籍人士都是技术性员工,平日行为也规矩,没有给我们这个宁静祥和的社区带来不安的威胁。唯每到周末休假,他们总喜欢在屋外架起烧烤台,围炉烧烤、欢歌乐舞,享受他们在异乡单调的消遣。


我不知别的邻居怎么看待他们的周末活动,但是每逢周末夜归,看见他们屋内灯火通明,大人小孩围着烤台大家和乐融融,杯酒当歌高谈阔论的情景,我心里就觉得很温暖。有时,他们聚会到深夜,我便伴着那飘散在空气中食物的香味,还有隐约的话声与歌声入梦。


在报章上不时看见有人为了外籍工人入住社区的问题非常不以为然,认为让这些外籍劳工入住社区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安全上的威胁。我不是当事者,自然不能武断地认为当事人的担忧是毫无根据的。我家附近也有好几个私宅发展地段,因此也时常看见三五成群的外籍建筑工人在社区附近活动。他们多数是在晚上工地收工后,结伴到附近的超市添购米粮及日用品。


也许是负面新闻看得太多了,我也难免对这些外来的劳工心存偏见,有时遇见他们,心里也会稍有不安。不过我想,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一竹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是要不得的心态。退一步想想,如果换作我们,到陌生的异乡工作,却不被当地人友善接待,是不是也会感到委屈与难堪呢。毕竟人在他乡是非常寂寞无助的,如果辛苦工作了一天,还不能“自由”的活动,只因为当地居民都会对你投来不信任的眼神,这样的日子岂不过得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外出旅行时常常发现,生活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人,往往比我们更加懂得乐天知命的道理。记得好多年前到尼泊尔去,看见那些住在山里的小孩,无论要上学或是采购日用品,都是用两条腿走去的。上山下山是他们周而复始,恒久不变的生活方式。看见他们在寒冷的冬天,衣衫单薄地在寒风中向旅客兜售明信片,有些脚上连鞋子都没有。可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我终生难忘的。还有,那些陪同我们一起上山的挑夫们,每到夜晚,便是欢歌起舞之时。没有音乐的伴奏,大地的天籁便是最好的和弦。他们的歌声简单,单调,一如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无损于他们享受简单的快乐。


我不曾和住在我们社区的外籍人士打交道,但是我发现他们是很自得其乐的一群。平日男人出外工作,家里的妇女就帮忙洗衣理家,每天都有一排好几件的蓝色连身工作服,晾在屋外暖暖的阳光下。到了周末,大家歇工休息,围着烧烤台,不但解决了人多一起吃饭的问题,也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拿起吉他高歌畅饮,烦恼与乡愁便可以抛到九霄云外了。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许这就是他们在家乡一贯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换了一个地点,换了一幅场景而已。


而我们,不妨也试着换上另一种心情去看待他们。毕竟,他们的快乐很简单。
原文刊于06年9月16日《我报》

我们,凭什么?

我们,凭什么?





在快门闪动的一刻,
我突然觉得这样做有点强人所难。




到九寨沟去玩,途中经过不少藏寨。有人想看看当地人真实的生活面貌,导游于是给我们找了了一户藏家。


当时家里没有大人,只有一个小姑娘,因为学校放假所以回到寨子里。小姑娘听导游说明来意之后,大方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大家于是兴冲冲地在房子里四处走动、到处猎景。小姑娘也一路陪着笑脸,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后来,有人跟小姑娘合照了几张照片,于是大家又争着轮流跟小姑娘拍照。小姑娘显然并未料到她的大方,竟然使自己沦为了陪衬的风景,笑容看起来开始有点不太自然了。

后来,终于轮到了我,小姑娘的笑意似乎又减了些,我当时心里着实有点尴尬。然而,旁边还有人在等着呢!况且难得走这一趟,机会难逢,错过了岂不可惜……就在快门闪动的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这样做到底凭的是什么呢?就凭着别人一个不小心的善意,我们竟连礼貌和尊重也忘了吗?还是因为她只是个不经事故的小姑娘,也不好意思拒绝我们呢?

那天,离开藏户之前,大家凑合着送了一些零食给那位小姑娘当作谢礼。然后一伙人总算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那个美丽的桃花仙境。

大伙一路上意犹未尽地数算着自己的心情,但我心里却惦记着那位小姑娘。不知道她下次会不会再那样大方地招呼一群外来的客人?还是会老谋深算起来,就趁机赚一点零花的小费?

对于这个原本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游客的造访算不算是一种人为的文化污染呢?

Sunday, April 8, 2007

心灵工作,不能只靠一是冲动

天空很美,
即使有时也会有乌云飘过,
但是只要还有阳光,
树就想要把手伸向天空。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很认真地思考,到底要不要转换跑道,去从事特别教育导师的工作。当时,一方面也是因为工作上有所接触,对于需要特别教学指导的孩子其实很有一股“拔刀相助”的冲动。所以当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到,如果要给自己的教学工作重新定位,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从事特别教育工作的可能。但是,经过一番深思之后,我自问即使能够接受相关专业的训练,却仍然缺乏可以无私无悔付出的伟大情操。所以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踏出这一步。

其实,在很久以前我曾经认识一位从事特别教育工作的朋友,对她工作的辛劳也略知一二。当时,那位朋友是在一所智障儿童学校工作,那里的孩子对于一些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都要花比常人更多的心力才能学会。而一旦学会之后,想要让他们改变习惯,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因为对他们来说,“改变”其实相等于要去学习另一件事。一次,朋友分享了她在工作中的难忘经验。

每天放学,朋友都需要领着一群孩子到学校对面的巴士车站去等车。虽然那不是一条繁忙的马路,而且校门不远处也有交通灯,但是为了安全,她总是领着孩子们利用天桥过马路。有一天,因为下雨,朋友怜惜孩子们走远路会淋湿身体,于是便决定不带他们过天桥。没想到,有些孩子因为当天回家时没有过天桥,心里觉得不安,竟然就自己走回了学校门口,再按着平日习惯的路线利用天桥过马路去搭车。看着被雨水淋得一身湿的孩子,朋友当时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当然,她也终于明白,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除了要有很多的爱心,还要学会用他们的习惯与方式去思考,用他们的眼睛去理解事物,才能够更适切的帮助他们。

当时我年纪还少,听到朋友的分享只是觉得很好笑。但是,现在回头想起这个故事,就觉得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这些孩子,或有其他问题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热心、不只是同情心、不只是没有经过自我审查检讨就“意气用事”的爱心。要从事任何跟社会工作相关的职业也一样,光靠拥有专业的知识或理论都是不足够的。因为在这些工作中所接触的是有血有肉有心灵感受的人,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我们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有人真诚的对他们付出爱心与关怀,并且愿意坚持信念,一路扶持他们,不退缩,不放手。

我想,这个社会仍然有许多需要有人一路扶持的心灵,需要有人愿意对他们付出无限关怀与爱心。因此,对于社工和义工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奉献精神,我是由衷敬佩的。而对于正在思考要不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认真的检视自己的动机和诚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文刊于4月7日《我报》

Tuesday, April 3, 2007

李安的电影文化


看李安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谈到电影《喜宴》时,李安有这样的一段话:《喜宴》是部李安的电影!我的教养、背景都自然的反映在作品里。
最近,我刚好跟Desmond谈到关于文化的课题。
Desmond是我在南艺上珠宝设计课的导师,他拥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常常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但是我觉得他在"工厂"里比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所以,我总是称他师傅。
读到李安的话,我想到Desmond也这样说过:文化是一个人被教养的方式;是从小被家庭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所熏陶,加上成长过程的历练,逐渐酝酿出来的独特品味。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成为艺术家的细胞,在于是否有被发掘和训练的机会。
他说我们设计的作品风格正是受到这些经验的影响,每个人的作品都反映出这个人的某些经历与价值观。如果有机会得到别人的认同,也许就有机会发展出新的文化。
所以,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有它独特的走向,那也是一种文化,属于电影的。而李安的电影,也渐渐地形成一种属于李安的文化,如果它能够影响别的电影人,那李安的电影文化将要在华人的电影史中留名。

Sunday, April 1, 2007

Wao!优客李林!

http://mp3.mv138.com/play/play.asp?id=105633&.htm

隔了很多年没有出席演唱会,一踏进会场就闻到熟悉的气味——演唱会的气味。
在会场门外等候时,仔细观察等待入场的群众,发现上了年纪的人不少。我不是演唱会的常客,可能无法做出准确的比较,但还是惊异于uncle aunti的热情。上年纪的人也疯狂于流行音乐的演唱会,这在新加坡似乎很少见。
优客李林的歌,我向来都非常喜欢。男组合很多,但是不靠“青春”取悦听众,只靠声音和创作来赢得“芳心”的不多。一把带鼻音的男高,加上一把沙哑的男中,这样的组合搭配相当完美。如果少了一个,似乎就少了点韵味。我想,这就是优客李林的特色吧!
从91年到现在,相隔整十几年,歌迷对许多优客的歌依然能琅琅上口。场内的观众,热情地跟着打拍子,“亮”手机——这是现代荧光棒,还接力唱!大家都沉醉在音乐当中。
这是一场不怎么“热情洋溢”的演唱会;没有舞群伴跳热舞,没有特别来宾,场景设计也很简单。从场内电视看到的取镜画面,跟综艺歌唱节目的场景很相似。观众也许因为年纪较成熟,也没有叫嚣。由始至终,大家乖乖地坐着听歌。但观众的情绪却还是热烈飞扬的。
将要完场,大家不愿离去,以节奏整齐的掌声呼唤歌者再次上场。最后,两人轻松上阵,带来优客李林演唱会不能不唱的一首歌《认错》。于是,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Wao! 优客李林!棒!